福建重点整治“神医”“名师”广告 神医有效遏制广告乱象

中国消费者报福州讯(记者张文章)从5月中旬至10月,神医福建省市场监管部门将在广告监管领域开展“护苗助老”系列集中整治行动。福建通过加大医疗、重点整治医疗美容、名师药品、广告保健食品以及教育培训等相关重点领域办案力度,神医有效遏制广告乱象,福建持续净化广告市场环境。重点整治
据悉,名师根据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在广告监管领域开展“护苗助老”系列整治行动的广告通知》,福建省市场监管局以“护苗助老”为主题在全省范围开展“‘守护夕阳红’——医疗、神医药品、福建保健食品虚假违法广告整治行动”和“‘呵护青少年健康成长’——教育培训类广告清理整治行动”。重点整治福建省市场监管局要求全省各级市场监管部门要加强辖区内重点传统媒体和属地网站平台监测和排查力度,名师坚持“小切口、广告大实践”,聚焦医疗、医疗美容、药品、保健食品以及教育培训等重点领域广告乱象,集中力量开展整治,重点打击以介绍健康、养生知识等形式变相发布虚假医疗、药品、保健食品广告的行为。要严厉打击利用科研单位、学术机构、教育机构等作推荐、证明的教育培训广告以及假扮医生、专家、教授、学者,误导老年人、青少年的所谓“神医”“名师”广告。要从严查处含有“软色情”内容的教育培训广告。坚决整治医疗美容领域广告宣传乱象,依法严肃查处未经医疗广告审批发布广告、夸大效果以及违背公序良俗、向青少年贩卖“容貌焦虑”的医疗美容虚假违法广告。
整治期间,福建省市场监管部门将部署开展医疗、医疗美容、药品、保健食品、教育培训专项广告监测,重点加强对6·18、双11、重阳节及儿童节、寒暑假、开学季等重要节点和时段的广告监测,及时发现虚假违法广告线索;加强与广电、卫生健康、中医药、教育等部门监测信息共享,有效提升发现问题线索能力。
组织案件查办,形成高压态势。福建市场监管部门将组织查办重点案件,严打以介绍健康、养生知识等形式变相发布虚假医疗、医疗美容、药品、保健食品广告以及未经审批或者未按审批文件发布医疗、医疗美容、药品、保健食品广告等违法行为。与教育部门协作配合,查办重点案件,严厉查处利用科研单位、学术机构、教育机构等作推荐、证明的教育培训广告,重点打击假扮专家、教授,误导学生的虚假违法广告。
开展联合执法,提升监管合力。福建市场监管部门将联合宣传、广电等相关部门加强对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发布医疗、医疗美容、药品、保健食品虚假违法广告的打击力度。加强部门协同,市场监管部门依法对发布相关虚假违法广告的媒体单位实施行政处罚后,及时向宣传、广电、新闻出版等部门通报情况,由其对责任单位、责任人员追究责任。及时向卫生健康部门通报案件,由其对涉案医疗机构依法查处。
加强行政指导,压实平台责任。福建市场监管部门将针对监测监管发现的问题,向互联网企业提出要求,并组织力量赴互联网企业开展实地指导,坚决遏制防范医疗、药品、保健食品虚假违法广告从传统媒体向网上蔓延。加强对影响大、用户多的线上教育培训机构的行政指导,督促其合法合规开展经营。
曝光典型案例,形成有效震慑。整治期间,福建省市场监管局将不定期发布虚假违法医疗、药品、保健食品广告坑害老年人的典型案例及虚假违法教育培训类广告典型案例,有效震慑不法市场主体。并将联合有关部门,针对老年人、青少年群体特点,开展消费提示和引导,提升老年人、青少年群体防范意识和辨别能力。
责任编辑:24
相关文章
2022年全国制造业百强县发布:江苏独占鳌头,浙江、山东和河南均“上双”|快讯
摘要:2021年全国制造业百强县GDP总和达11.25万亿元,占全国比重为9.84%,而规模以上制造业总产值之和达15.24亿元,占全国比重达到13.52%,规模以上制造业产值总体增速超过20%,也高2025-05-12- 中国消费者报福州讯记者张文章)9月中旬,福建省药监局先后公布2则医疗器械召回信息。由于产品说明书和标签中的生产地址与产品注册证生产地址不一致,厦门奥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召回糖化血红蛋白HbAlc)测定试2025-05-12
- 中国消费者报长春讯马悦记者李洪涛)近日,吉林省镇赉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开展“你点我检、服务惠民生”主题宣传活动,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食品安全问题,营造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的良好氛围,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2025-05-12
市场监管行风建设在行动 | 山西综改示范区:多措并举严守食品安全防线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冯铁飞)今年以来,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以下简称山西综改示范区)市场监管局加强督导促落实,坚持规范引领和监管并重,深入开展食品安全“两个责任”落实和“你点我检”活动,对辖区内重点区2025-05-12-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任震宇)目前市场上宣称具有健康功能的冰箱产品众多,虽然宣称的效果好,但实际使用效果或者用户体验感参差不齐。7月13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22款健康功能电冰箱比较试验结果。经测试,22025-05-12
- 中国消费者报南宁讯记者顾艳伟)“只要敢‘吃秤头’,我们一律严惩,绝不姑息。”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市场监管局严查销售芒果的流通摊贩,利用电子计价秤“短斤少两”违法行为,先后立案查处“缺斤少两”违法2025-05-12
最新评论